一生遇到的最后一礼是丧礼,俗称“送终”,丧事本是悲哀的“凶礼”,但若是寿终正寝的老人去世,就会被看成是和婚礼一样的喜庆事,也就是所谓的“白喜事”。办丧礼也同样开丧席,不过丧饭通常比较严肃,不喝酒,也不能谈笑风生,否则被视为对逝去之人不够尊敬。父母去世后,儿女需要守丧三年,居丧期间杜绝娱乐活动,喝酒吃肉都要戒,只能茹素。这种苛刻的饮食习惯对长期食肉的士大夫阶层是比较难的,需要极力克制才能长期茹素,但一般下层百姓平时就很少有肉吃,日常饮食就是粗茶淡饭,所以居丧期间吃斋这种传统对他们来说做到也不是很难,因此这一传统就这样流传了几千年。
西餐东渐的浪潮
1583年,当明帝国开始织造“上朝天国”美梦的时候,一艘来自西方的船在广州靠岸。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在广东肇庆盖了个土二楼,把随身带来的世界地图放大,把中国改绘在最中央。这是第一个从西方到中国的传教士,但不是最后一个,此后源源不断地来了一批又一批传教士、外交使节和商人,通过宴请中国人,把自己祖国的食俗推广到这片古老的土地。广州的一些外商曾在商行招待清朝广东海关监督,准备了他们最精美的英国时令菜肴,但监督大人落座后,“没有发现一样东西适合他那娇弱的胃口”。“当整个桌子被全部搜索一遍后,他又一次摇了摇头,表示不喜欢,然后命人上了一杯茶”。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这位总督一样,长了一副彻彻底底的“中国胃”,更多的上流人士还是喜欢西餐的。清末的慈禧、溥仪都爱吃,但在他们的概念里,西餐也仅仅是“尝鲜”,起初的文化渗透,似乎只让西餐在上层社会打了个转,并没有在中国走得更深更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