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礼助丧完毕,孔子问老子:“将灵柩停在半道上等待不太合适吧?谁知道日食会持续多久呢?倒不如继续进行为好。”
老子给他解释:“诸侯朝见天子、大夫出国访问,都是白天走路、夜间休息,送葬与这个是一样的道理。你不想想,谁会夜间赶路?只有逃犯和奔丧的人才会天黑了赶路呢!”
孔子豁然明白。
当然,孔子和老子在某些方面也存着在歧义。比如孔子向老子讲述自己“仁政”的主张时,老子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啕以湿,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”而这个故事,就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分歧。
孔子追求“相濡以沫”的仁。他认为,在水已干涸的池塘里,鱼们全都面临干死的威胁时,要竭尽自己最后的所爱赠予对方,把生的希望留给别的鱼,努力地哈出最后的气息去湿润对方,用口中仅有的唾沫滋润对方就要干燥的体表,使对方尽可能地延长一些生命。
老子则截然不同,他说与其这样,反正结局是死亡,与其被动地等待死亡,不如走另外一条路,冲出这干涸的池塘,往“江湖”的方向走,力争回到大江湖泊之中。
一个要牺牲自己,去实现自己的理想;一个宁可去“走流沙”,也要先保存了自己,因为保存了自己也就保存下了实现理想的资本。
分歧是明显的,那是由年龄和阅历造成的,况且老子和孔子都是当时有名的君子,所以并不影响他们相谈甚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