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中国政治学继续得到发展。此期政治学科建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,即中国化的努力更加自觉了。表现在教材上,不仅注重“参照各国政治的新近趋势”,并且“针对我国的现时需要,而另立一种研究系统”。刘静文、陈之迈等所编著的流行一时的《政治学》课本,都突出地注意到这一点。与此相应,在阐述政治学理论时,也更注重使用中国的材料。表现在研究上,则是更趋重对中国政治史和现实政治问题的探讨,争取为中国的政治建设服务。陶希圣、萧公权、曾资生、王赣愚、王铁崖、周鲠生、杨幼炯、钱端升、李剑农等人,是此期最为著名的政治学家。陶希圣和萧公权分别著有《中国政治思想史》;曾资生的名著为《中国政治制度史》;王赣愚著有《中国的政治改进》。周鲠生和王铁崖以研究国际政治法和条约著称,前者的名著为《日本暴行与国际法》,《国际公法的新发展》;后者的名著有《战争与条约》、《新约研究》。杨幼炯的代表作是《政治建设论》和《近代中国立法史》。钱端升则著有《民国政治史》等。
相关影视:孙敏得奖视频高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