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 文
兵者?,诡道也?。[曹操曰:兵无常形,以诡诈为道。]故能而示之不能?,用而示之不用?,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?[曹操曰:欲进而治去道,若韩信之袭安邑,陈舟临晋而渡于夏阳也。]。利而诱之?,乱而取之?,实而备之?,[曹操曰:敌治实,须备之也。]强而避之?,[曹操曰:避其所长也。]怒而挠之?,[曹操曰:待其衰懈也。]卑而骄之?,佚而劳之?,[曹操曰:以利劳之。]亲而离之?。[曹操曰:以间离之。]攻其无备,出其不意。[曹操曰:击其懈怠,出其空虚。]此兵家之胜?,不可先传也?。[曹操曰:传,犹泄也。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,临敌变化,不可先传也。故料敌在心,察机在目也。]
●马隆征讨树机能
注 释
?兵:用兵打仗。?诡道也:诡诈之术。诡,欺诈、诡诈。?能而示之不能:就是说能战但是装作不能战的样子。从这句开始到“亲而离之”的十二条作战原则,即著名的“诡道十二法”。能,有能力、能够。示,显示。?用而示之不用:实际要打却装作不要打。用,用兵。?近而示之远,远而示之近:实际要进攻近处却装作要进攻远处,实际要进攻远处却装作要进攻近处,致使敌人无法防备。?利而诱之:意思是说给敌人小利,来引诱它,伺机予以打击。利,这里作动词用,贪利的意思。诱,引诱。?乱而取之:意思是说迫使敌人处于混乱状态,抓住时机进攻它。乱,混乱。?实而备之:指敌人如果没有暴露什么弱点,需严加防备。实,没有弱点暴露。?强而避之:面对强大的敌人,当避其锋芒,不可硬拼。?怒而挠之:这句是说敌人易怒或被激怒而急于求战,我方就该避而不战,使其丧失理智,临阵指挥做出错误的抉择,导致失败。怒,易怒或被激怒。挠,挑逗、扰乱。?卑而骄之:这句是说敌人卑怯谨慎,应设法使其骄傲自大,然后伺机破之。卑,小、怯。?佚而劳之:这句说敌方安逸,就设法使他疲劳。佚,同“逸”,安逸、自在。劳,作动词,使之疲劳。?亲而离之:这句意思是说如果敌人内部团结,则设计离间、分化他们。亲,亲近。离,离间、分化。?兵家之胜:这句是说上述“诡道十二法”是军事家指挥取胜的奥妙所在。兵家,军事家。胜,奥妙。?不可先传也:这句意思是说在战争中应根据当时具体情况做出决断,不能事先呆板地做出规定。先,预先、事先。传,传授,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