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甫嵩和朱隽伫立在城墙上,他们的身后,是中军校尉袁绍、折冲校尉袁术。众人久久没有说话,其实他们的心中都在想着同一个问题。这杨林是谁?为何他一来就想到了此计,而且还抓住了战机?是天助此人,还是天要灭贼?
那封信皇甫嵩和朱隽看过多遍,已经可以背下来了,其实对付城外的黄巾军,皇甫嵩早就已经有了主意,只是他在等待时机,等待一个夜晚起风的日子。没想到,等到起风的时候,这封信也来了。
“真是一个好计啊,我认为此计可行。趁夜放火,风助火势,里应外合,内外夹击,一战可灭波才。天下幸甚,百姓幸甚,我等幸甚。消灭了波才,我等皆可扬眉吐气矣。”
朱隽点点头,作为一个常年征战的将军,他怎么不知道此计可行?只是这计谋出自他人之手,心中有点不舒服罢了。不过能亲自打败波才,一报战败之辱,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。